一位40岁女性患者,诉说一年多以来,时常在睡梦中感到胸中憋闷,心中悸动烦躁,然后醒来必须要喝口水,然后找个靠枕靠着再入睡。
起初到医院做了心电图检查,和心肌酶检测,各项检查未见异常,医院给开了养心定悸胶囊,服用多日,还是会发生晚上胸中憋闷醒来的情况。
后经人介绍过来就诊,患者体型中等,脉滑,脉象未见结代脉,舌质红苔白腻,经详细询问,患者每次醒来时感觉胸中憋闷,但心率并无异常,每次醒来需喝水后,感觉舒服一些,晨起时刷牙会吐出酸苦水,食道和胃部有烧灼感,平常活动中也未见乏力气短,各项检查也未见心脏问题。
因为推断患者晚上憋闷醒来,应该和胃食道反流有直接关系,肝胃不和、痰热内扰,容易引起胃气上逆,胃食道反流,也容易导致睡着或平常感到胸中憋闷,睡中易醒,嗓子呛咳,口中干苦吐酸水。
现代女性常被工作与家庭的多重压力裹挟,情绪极易郁积。我们常说,“肝主疏泄” 就像掌管着人体气机的河道。长期肝气郁结,河道堵塞,肝气无法顺畅流通,反而横冲直撞侵犯脾胃,致使胃气上逆。
这位患者出现的酸苦水反流、食道烧灼感,正是胃气不降反升的典型症状。夜间人体气血运行减缓,郁滞的气机更加不畅,进而引发胸闷憋醒。
饮食不规律、偏爱辛辣油腻的饮食习惯,会在体内滋生痰热。患者舌红苔白腻、脉象滑利,这些体征正是痰热内蕴的征象。痰热盘踞胃脘,不仅阻碍胃气下行,还会上扰心胸,加重胸闷症状。睡觉时体位改变,痰热更容易上逆,进一步刺激食管,导致憋闷、呛咳等问题。
治疗时,采用疏肝和胃、清热化痰、温通心阳的综合治疗思路,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,多管齐下解决问题。
首先,肝气舒畅是恢复气机正常运行的关键。通过柴胡、白芍等药物疏肝解郁,如同疏通堵塞的河道,让肝气重新顺畅流动,减少对脾胃的侵犯,解开“情绪枷锁”。胃气以通降为顺,方中黄连、吴茱萸(左金丸)清肝泻火、降逆止呕,配合半夏、陈皮等化痰和胃药物,既能抑制胃酸反流,又能消除痰热,从根源上缓解胸闷、吐酸等症状,堵住 “反流源头”。虽然检查未发现心脏器质性病变,但痰热上扰会影响心阳的舒展。适当加入温通心阳的药物,如同为心胸驱散阴霾,改善胸闷憋闷的不适感,驱散 “胸中阴霾”。
柴胡疏肝散由柴胡、白芍、枳壳、香附、川芎、陈皮、炙甘草组成。其中柴胡为君药,发挥疏肝解郁的作用;白芍养血柔肝,与柴胡相配,一散一收,调畅肝气;枳壳、香附、陈皮行气解郁,增强疏肝之力;川芎活血行气,调和气血;炙甘草调和诸药。全方共奏疏肝理气、活血止痛之效,解决肝气郁结的根本问题。
左金丸仅由黄连、吴茱萸两味药组成,却配伍精妙。黄连苦寒,清泻肝火、和胃止呕;吴茱萸辛热,开郁下气、引热下行。二者比例为 6:1,寒温并用,辛开苦降,专克肝胃不和导致的吐酸口苦。
此外,在复诊时,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随症加减。若需增强降逆和胃之力,会加入旋覆花、代赭石;若痰热较重,则加胆南星、瓜蒌清热化痰;胸闷明显时,配伍瓜蒌皮、薤白宽胸理气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,患者夜间憋闷惊醒的次数明显减少,酸苦水反流和食道烧灼感也逐渐消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